芯片相當于電子產品的大腦、心臟以及感覺器官。由芯片帶動的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20+8”政策列出的重點行業領域當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在第二位。為何這個產業的發展如此重要?又有哪些關鍵核心技術需要我們去突破?當前深圳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如何,全市的產業集群又如何共同前進?來看本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芯片的應用場景,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調研行,我們首先來到一家芯片設計企業,通過了解芯片的應用場景來尋找答案。
將算法“芯片化”,是云天勵飛在芯片設計階段摸索并建立起來的優勢。經過數年沉淀,公司研發團隊在芯片的設計和研發工作中,要求不僅要懂技術,更要懂場景,同時也要考慮到芯片生產的各個環節。
設計、制造、封測,是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三個大環節。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聚集度較高,主要集中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及部分西部省區。珠三角地區在制造和封測這兩個環節相對薄弱,但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卻十分旺盛。而深圳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一個應用中心和集散中心,由于設計業績全國領先,也帶動了許多企業扎根于此,聚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率先實現國產焊線機從0到1的突破后,如今大族封測在焊線機領域已具備研發、品牌、規模化等核心競爭優勢,市場占有率逐年上升。
目前,深圳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領域的一些企業已經實現了整個產品生產線上的全鏈條發展。位于龍崗區寶龍工業園區內的這家半導體公司,已具備全產業鏈運營能力,并且擁有了自主品牌。
深圳“20+8”政策,將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細分領域;并指出要加快完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等產業鏈。今年6月還發布了行動計劃,提出要建成具有影響力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預計到2025年,產業營收突破2500億元,形成“重點突出、錯位協同”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空間格局。